白内障出现后常见危害性

2017-06-10 18:17:44 来源:
分享:

白内障疾病的病发率在逐步的增高,这类疾病也逐步的开始青睐于1些年轻人,因此每个人都要对白内障疾病的预防都要提高警惕,这样才能够保障我们的健康,白内障出现后常见危害性,因此对白内障方面的疾病,我们应当掌握1些常识,白内障出现以后,它的常见危害性都有哪些呢!

最近几年来,青年人患白内障明显增多,其中5成是高度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而至。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调查表明,本来统计因高度近视引发的白内障不到10%,而近期的调查结果却使人惊讶,39%左右的白内障患者是由高度近视引发的,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白内障患者中有4个都得了高度近视,这不能不使人瞠目结舌。

据了解,由高度近视致使的白内障叫做核性白内障,其混浊主要产生在晶状体的核,随着病情发展,核的色彩也逐步由黄褐色变成棕色、深棕色。现代人在工作、学习中接受大量的信息,82%的内容需要以眼睛为介质。这样1来,眼睛用得越多,近视可能性就越大,致使更严重眼疾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在我国,半数以上盲人是由白内障而至。

虽然如此,“老了才会得白内障”的观念依然使许多年轻人对高度近视引发白内障的事实避而不见。在32—45岁时出现了老花眼、白内障等视力问题,没有及时求诊,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症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结果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危害

(1)对切口渗漏引发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随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构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步消失,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利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但是,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到达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加简便。

(2)由于角膜内皮的侵害是不可逆的,1旦产生了延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太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减缓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都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延续性角膜水肿的产生,白内障出现后常见危害性。

(3)少量前房积血1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许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1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葡萄膜炎1般利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觅病因,进行病因医治。

(4)白内障术后1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医治,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守旧医治无效时1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另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对视网膜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可利用消炎痛,皮质类固醇,而视网膜脱离者当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许多患者在白内障出现以后总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医治以后认为疾病就是康复了,这都是1些毛病的认识,白内障疾病反复发作性很大,患者治愈疾病以后,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进行护理,这样才能够预防疾病复发。

分享: